找到相关内容139篇,用时19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普贤菩萨之简介

    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一这是菩萨以其修行心得与大众分享,而这十种广大的行愿更披露了成就佛果的方法。普贤菩萨告诉我们:信受、持诵、力行这“十大愿王”的功德...菩萨的愿行成就了其禅定自在。关于这点,也给后世行者莫大启迪,亦即禅定之修证,与福德资粮的累积实乃息息相关。   “楞严经”中,普贤菩萨释尊自述其修行方法:“世尊...

    汝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5367286.html
  • 问:菩萨道的内容是什么?

    、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与普皆回。这十件事之前三项都强调礼敬供养三世诸佛,菩萨道行者供养诸佛的重要性在禅宗的重要经典楞伽经上有提及,意思是说菩萨在长时期的行道中若不得...大的定力)及付诸实行,才使他们达成所愿而终成为宇宙中名号亮的佛菩萨。 (2)发四无量心: 这是菩萨「渡生时所持的心」。菩萨渡生时要有无量的慈、悲、喜、舍四种心。简单的说,慈就是给众生快乐;悲是...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8241095019.html
  • 普贤菩萨之简介

    众生:十,普皆回。一这是菩萨以其修行心得与大众分享,而这十种广大的行愿更披露了成就佛果的方法。普贤菩萨告诉我们:信受、持诵、力行这“十大愿王”的功德甚深甚广,其深广程度唯有诸佛...关于这点,也给后世行者莫大启迪,亦即禅定之修证,与福德资粮的累积实乃息息相关。   “楞严经”中,普贤菩萨释尊自述其修行方法:“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

    普贤菩萨|佛教文化|慈悲|智慧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42748325621.html
  • 普贤菩萨十大愿与和乐家庭

    ldquo;天厨妙供”,与家人分享,循循善诱让他们也喜欢吃素。若能如此善巧方便去恒顺家人,人天共赞,皆大欢喜!   普贤菩萨的第十誓愿:“普皆回。”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普贤菩萨的第十誓愿:“普皆回”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有福同享。自己快乐时,希望家人也快乐,立刻把快乐分享。   为了促进...

    颜尊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1349073.html
  • 梦老五台开示:弥陀心法

    愿王,求生极乐世界的。普贤菩萨的行愿,最后导归极乐。那个生不同了,生上品上生。如果你能念佛加十大愿王,不要念十大愿王的经文,或者嫌着长,你称一者礼敬诸佛,直到普皆回,只念那么十大愿跟阿弥陀结合起来,你...,舍利弗啊!我上回讲《金刚经》,须菩提这个都在转小大,把这个阿罗汉转成了菩萨,让他发大心。阿弥陀佛对舍利弗说的,不问而自说。   大家一般看起来,念阿弥陀佛容易,念阿弥陀佛很不容易!你就生得也得念...

    梦参法师

    念佛|梦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9230434317.html
  • 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一讲)

    的精神,服务众生。富楼那到输卢那国去弘法,甘愿把生命布施众生;玄奘大师到印度求法,「宁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这就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为教为人。   所以,我们要将大乘乐观进取的精神普皆回...尊重;不互相尊重,则彼此无法融和。佛门讲究不轻后学,年仅八岁的妙慧童女,大智文殊她顶礼,世人不赞妙慧而美其文殊之德行;赵州八十高龄,到处云游行脚,年轻的禅者问道,世人不夸青年僧伽的成就,反而尊重...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540176.html
  •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要发大誓愿“众生  无边誓愿度”,要将所有功德普皆回一切有情众生。这些理念在某些方面与现代所提倡的人与人平等相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相吻合的。佛教徒以同体...其意”,将人间国土也建设成为人间净土。僧人们则以身作则首先把寺庙庵院等弘法办道的气氛营造成为一方净土,为此就要有一个利于一心道,离苦得乐,并能吸引广大信众的美好环境。所以,他们就寻找选择如上文所说的...

    黄公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247031.html
  • 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一讲)

    进取的精神普皆回,要让众生欢喜,先从我们有喜悦的心性和微笑容貌做起。  目前的佛教,如能融合尊重,团结包容、互赞互助、乐观进取,必定能树立佛教的新形象,佛教前途必定大有可为! ...,同一三皈依仪制之下,不应互相排斥、互较嫡庶,应该互相融合、互相尊重。  融合的方法,必须要彼此尊重;不互相尊重,则彼此无法融合。佛门讲究不轻后学,年仅八岁的妙慧童女,大智文殊她顶礼,世人不赞妙慧而...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1148624.html
  •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浅谈

    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经中说由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和合假立,称为众生。《般若灯论》云:谓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为众生,所以说随众生即是随顺如来。   第十大愿,普皆回,清凉国师认为别发十大愿是以一地菩萨所发的十大愿来作回。要想摄持菩提果,必须生生世世不断地行持菩萨道,要行持菩萨道就应该随所生处不忘宿命,了知前世所行之事所修因缘,这样才能在前世的基础上不断地修道,窥基大师就是个...

    义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0860467.html
  • 说禅宗

    处,光明普照”的“毗卢遮那”大光明,也没有“悲智双运”的“普皆回”之境,自然更不可能有“一真法界”的圆融妙谛;与法相宗比,它缺乏基本的佛家逻辑,连文字都不立,自然更是视因明学如粪土了;与律宗相比,它...

    萧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15362581.html